全站滿千免運特惠中🏃 💪團主徵集中,詳情請直接點此訊息加Line與我們聯絡😘 請幫我們粉絲頁 [來去鄉下吃自己] 按讚+追蹤

報導

四湖專門種蒜頭的青農林煌智,舉辦「蒜你厲害」路跑活動推廣四湖在地的蒜頭,除了跑馬拉松之外,現場是還有市集的活動,邀請在地小農以及學校來擺攤,更多人來認識在地方的農產品,也給學生機會一起參與做公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WZMTxnmOQ

蒜頭半斤50元 雲林四湖「裝蒜節」超人氣

更新時間:2020-09-22 21:43:52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9 月 22 日訊】雲林縣四湖鄉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上週末(19日)四湖舉辦第一屆裝蒜節,除了吃蒜、種蒜的相關活動外,在蒜價高漲之際,現場推出半斤50元的限量優惠價,甚至有台南的民眾跑來買。

撥去蒜膜,民眾一口接一口把生蒜吃下去。第一屆雲林裝蒜節,熱鬧登場,台灣海口蒜,口感辛辣,參加吃生蒜趣味比賽的參賽者,個個猛灌水。

民眾:「流眼淚的感覺,好辣喔,讚!海口蒜讚!」

民眾:「這裡的蒜頭剛吃不覺得辣,但是過一下子,整個一直麻起來,所以我只吃半顆,我不敢全部吃!」

活動除了各項趣味競賽,現場還推出蒜頭超低價限量大驚喜,有生產履歷的海口蒜,半斤只要50元,還有民眾專程從台南趕來購買。

民眾 袁先生:「很便宜喔!現在市場上買,怎麼買都好貴喔!」

民眾 夏先生:「就比一般便宜啊!重點是我覺得台灣的蒜頭好吃!」

蒜價高漲,傳統市場零售價甚至衝破每台斤350元,不只一般消費者吃不消,連蒜農也擔心沒有蒜種可以種蒜。

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執行長 林煌智:「種蒜我們需要蒜種,那蒜種現在已經高到一般農民都買不下去了,我們也很擔心影響到明年的產量。」

農糧署中區分署副分署長 洪宏毅:「農糧署這邊也有輔導業者,在進口的那個國家那邊,就先將它整理好,符合我們檢疫的規定,讓它順利來進口,差不多在中秋節以後,我們蒜頭的價格,就會比較穩定下來。」

現場不只有趣味性活動,還教民眾DIY蒜頭料理,裝蒜節發起人林煌智表示,本土海口蒜不只辛辣,而且又脆又多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土蒜。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四湖蒜頭青農林煌智為推廣在地的蒜頭,舉辦「蒜你厲害」路跑活動,除了跑馬拉松之外,晚上更邀請台西的女主廚丁玫玲來規劃晚餐餐桌,使用附近海線鄉鎮的特產以及蒜頭作料理,吸引不少民眾報名,特別從外地來吃辦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y3h_wIqsE

大蒜飆天價!雲林"裝蒜節"半斤50 民眾狂搶

 

近期蒜頭價格驚人,是討論度最高的農產品之一,產地價一公斤飆到360元,市場零售價一台斤也要240元,雲林四壺鄉,19號上午舉辦首屆"裝蒜節",民眾能用50元,就把半斤蒜頭帶回家,不過只限量300份,為了搶便宜不少人是攜家帶眷一早就來排隊。

蒜頭便宜賣!雲林「裝蒜節」人潮擠爆

最近蒜價很驚人,雲林縣四湖鄉今(19)日天上午舉辦了「裝蒜節」,讓民眾半斤50塊錢的優惠價,把蒜頭帶回家,也舉辦大口啃蒜頭的趣味比賽,吸引了許多人來參加。不過,業者也表示,目前11個貨櫃通關,這幾天蒜價有稍微回穩。

蒜你厲害 雲林四湖蒜頭顛覆味蕾

更新時間:2022-03-08 07:54:49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08 日訊】台灣每5顆蒜頭,就有1顆來自雲林四湖鄉。為了推廣台灣本土蒜頭,上週末(5日)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在四湖鄉舉辦「蒜你厲害」一系列活動,讓民眾收穫滿滿,大呼過癮。

海口蒜頭試吃民眾:「好吃!甜的!甜的!」

友善種植的海口蒜,一口咬下,顛覆民眾味蕾,但是後勁十足!

海口蒜頭試吃民眾:「喔!會辣了,海口蒜頭有夠辣!」

民眾 蔡女士:「真的我覺得它是甜的,顛覆了我們一般吃蒜頭的那種口感,那種印象,我覺得很棒,讚!」

為了推廣台灣本土蒜頭,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在雲林縣四湖鄉舉辦「蒜你厲害」一系列活動,帶著民眾到蒜田導覽,親子一同體驗拔蒜頭,十分有趣。

民眾 林先生:「不錯啊!可以帶小孩體驗啊,很好玩,你看小孩拔的不亦樂乎,還要拔!」

下午4點鳴槍起跑,近300人展開5公里的馬拉松路跑,同時可享用最強補給品「黑蒜雞湯」,讓跑者補充元氣。

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 林煌智:「讓四湖這個蒜頭,全台灣產量第一的蒜頭,能夠讓大家知道,那也能夠讓大家知道,在餐桌上面吃到的每5顆蒜頭,有1顆就來自於四湖。」

活動現場還辦有農產品市集,除了展售各式蒜頭相關食品外,還有雲林的特色農產品,豐富的活動讓民眾五感滿足,收穫滿滿。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半斤蒜頭只要50!民眾「裝蒜節」排人龍搶爆

蒜價高漲,傳統市場零售價衝破每台斤200元,讓餐飲業者和主婦叫苦連天,雲林縣這次舉辦「裝蒜節」,吸引上千名親子家庭來體驗裝蒜、吃蒜和種蒜,還可以50元價格買入半斤蒜頭,吸引民眾排隊購買。

 

四湖蒜頭青農林煌智從台北回來之後,投入種植以及推廣在地的蒜頭,不只成立合作社,今年更第一次舉辦「蒜你厲害」路跑活動,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只有開放跑5公里的路程,不過還是吸引全台各地的民眾報名參加,在地飛沙國中的校長,也帶著學生一起來響應,不只讓更多人認識四湖,也讓在地居民有機會更深入來認識家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R0plLERD2I

不怕價飆「裝蒜節」登場!半斤50元限量搶購

 

雲林縣四湖鄉首屆「裝蒜節」19日登場,除了各種蒜香美食供民眾品嚐,主辦單位準備限量蒜頭供民眾以半斤50元換購,邀請大家來「裝蒜」。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執行長林煌智說,今年因疫情關係,國際蒜價高漲,蒜頭可說是最近「明星農產品」,歡迎民眾報名親子種蒜體驗,親近土地當一日蒜農,品嘗各種蒜味料理、手作蒜頭酒、糖醋蒜。

產業結合運動 台灣首次「蒜你厲害馬拉松」在雲林四湖盛大舉辦

 【農民時報記者李秀鳳/雲林縣報導】為了行銷台灣本土蒜頭,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昨日(3/5)在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首度舉辦「蒜你厲害」海way馬拉松,結合農產品市集、星光廟口辦桌還有蒜田導覽,親子出遊超好玩。

台灣首次「蒜你厲害」海way馬拉松在雲林四湖舉辦【農民時報記者李秀鳳/攝】

活動現場之市集攤位召集了雲林在地「海味蒜」主題產品。主辦單位「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研發全台唯一在地限定的「黑蒜暖心麵」;林厝國小為了籌措畢旅經費,小六學生自己備料製作了油飯、草仔粿與碗粿,一開賣即銷售一空;而內湖國小師生的「蒜陶」,每件陶藝品都結合了蒜頭,展現天馬行空的創意,現場還加碼了在麥寮復耕的小麥、水林地瓜以及大埤酸菜等雲林特色農產品。感謝立法委員蘇治芬、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等貴賓,特別到場給予鼓勵與支持。 
馬拉松賽事結合產業在雲林四湖參訪蒜頭田【農民時報記者李秀鳳/攝】
參加本場賽事的跑者來自全台各地,有雙北、台中、高雄、屏東,也有來自基隆、台東…等縣市遠道而來,第一次來到雲林海線,對活動紛紛讚不絕口;起跑前的蒜田導覽,讓民眾走進蒜田體驗海味蒜又甜又辣的特殊風味與拔蒜樂趣,都表示非常有趣;下午四點鳴槍起跑後,大家邊跑步邊沐浴在一片綠油油蒜田與田間小路中,還有最強補給品的「黑蒜雞湯」讓跑者補充元氣。來自新北市的羅先生與袁小姐表示,在其他地方跑路周圍都是馬路或高樓大廈,這裡到處都是自然的田野風光,讓人心曠神怡,感覺很不一樣;來自土城的吳先生表示,自己是四湖鄉親,旅外多年,網路上看到消息,特地回鄉支持參與活動,非常開心興奮;不少人在跑回終點時,都覺得在這麼美好的景色中,只跑五公里,實在是太可惜了,相約明年再來參加!
西海灣傍晚的吃辦桌【農民時報記者李秀鳳/攝】
活動了一下午終於來到廟埕辦桌開桌時間,近三百人體驗露天享用鮮味料理,每道海味蒜料理都是出自台西「女總鋪師丁玫玲」之手,道道令大家驚豔,一出場的「烏黑養身湯」以海味蒜手工製成的黑蒜頭加上在地烏骨雞燉湯,就讓跑步的疲憊一掃而空;「肋開懷」上菜時,台北張小姐直呼這豬肋排超大的,是她台北吃的二倍大,加上主廚特調「黑蒜五味醬」令人味蕾大開;「蒜蓉海味蒸白蝦」夏先生表示超鮮超大超好吃;還有餐後甜點「麥甜捕手」,大家雖然已經太飽吃不下了,還是開啟第二個胃,甜點胃,別的地方吃不到的麥寮月光下小麥加入台農海口鮮乳,讓許多人現場吃完一碗又將剩下的全部打包回家!大家紛紛表示這麼澎湃、道地的海味辦桌,物超所值,現場氣氛熱鬧而溫馨,大家相約明年一定要再來!! 
西海灣傍晚的吃辦桌充滿了喜樂【農民時報記者李秀鳳/攝】
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煌智表示,特別感謝所有長官的鼓勵,還有給予協助的朋友和前來支持的民眾,能讓大家都帶著開心的心情回家,內心非常激動且感動,透過這次路跑賽事讓更多朋友有機會認識台灣本土蒜頭,也期許明年能繼續辦第二屆「蒜你厲害馬拉松」,期待明年再相會! 

「蒜你厲害」馬拉松首登場 迎田野風光逛農產市集嚐星光廟口辦桌

(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為了行銷台灣本土蒜頭,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在四湖鄉林厝寮首度舉辦「蒜你厲害」海way馬拉松,結合農產品市集、星光廟口辦桌還有蒜田導覽,親子出遊超好玩。


▲體驗廟口辦桌享用海味蒜料理。(圖/記者洪佳伶攝)

市集攤位召集了雲林在地「海味蒜」主題產品。主辦單位「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研發全台唯一在地限定的「黑蒜暖心麵」;林厝國小為了籌措畢旅經費,小六學生自己備料製作了油飯、草仔粿與碗粿,一開賣即銷售一空;而內湖國小師生的「蒜陶」,每件陶藝品都結合了蒜頭,展現天馬行空的創意,現場還加碼了在麥寮復耕的小麥、水林地瓜以及大埤酸菜等雲林特色農產品。感謝立法委員蘇治芬、雲林縣議會副議長蘇俊豪等貴賓,特別到場給予鼓勵與支持。

參賽跑者來自全台各地,有雙北、台中、高雄、屏東,也有來自基隆、台東等縣市遠道而來,第一次來到雲林海線,對活動紛紛讚不絕口;起跑前的蒜田導覽,讓民眾走進蒜田體驗海味蒜又甜又辣的特殊風味與拔蒜樂趣,都表示非常有趣;下午四點鳴槍起跑後,大家邊跑步邊沐浴在一片綠油油蒜田與田間小路中,還有最強補給品的「黑蒜雞湯」讓跑者補充元氣。來自新北市的羅先生與袁小姐表示,在其他地方跑路周圍都是馬路或高樓大廈,這裡到處都是自然的田野風光,讓人心曠神怡,感覺很不一樣;來自土城的吳先生表示,自己是四湖鄉親,旅外多年,網路上看到消息,特地回鄉支持參與活動,非常開心興奮;不少人在跑回終點時,都覺得在這麼美好的景色中,只跑五公里,實在是太可惜了,相約明年再來參加。


▲活動超人氣拍照打卡點–「蒜寶貝」裝置藝術。
(圖/記者洪佳伶攝)

廟埕辦桌開桌,近三百人體驗露天享用鮮味料理,每道海味蒜料理都是出自台西「女總鋪師丁玫玲」之手,道道令大家驚豔,一出場的「烏黑養身湯」以海味蒜手工製成的黑蒜頭加上在地烏骨雞燉湯,就讓跑步的疲憊一掃而空;「肋開懷」上菜時,台北張小姐直呼這豬肋排超大的,是她台北吃的二倍大,加上主廚特調「黑蒜五味醬」令人味蕾大開;「蒜蓉海味蒸白蝦」夏先生表示超鮮超大超好吃;還有餐後甜點「麥甜捕手」,大家雖然已經太飽吃不下了,還是開啟第二個胃,甜點胃,別的地方吃不到的麥寮月光下小麥加入台農海口鮮乳,讓許多人現場吃完一碗又將剩下的全部打包回家!大家紛紛表示這麼澎湃、道地的海味辦桌,物超所值,現場氣氛熱鬧而溫馨,大家相約明年一定要再來。

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煌智表示,特別感謝所有長官的鼓勵,還有給予協助的朋友和前來支持的民眾,能讓大家都帶著開心的心情回家,內心非常激動且感動,透過這次路跑賽事讓更多朋友有機會認識台灣本土蒜頭,也期許明年能繼續辦第二屆「蒜你厲害馬拉松」。


▲飛沙國中校長帶領師生參加「蒜你厲害馬拉松」體驗路跑活動。
(圖/記者洪佳伶攝)

行銷本土蒜頭 馬拉松廟口辦桌親子遊樂趣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為了行銷台灣本土蒜頭,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在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舉辦「蒜你厲害」海way馬拉松,結合農產品市集、星光廟口辦桌還有蒜田導覽,親子出遊好吃又好玩。

理事主席林煌智指出,市集以雲林在地「海味蒜」為主題,有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研發全台唯一的「黑蒜暖心麵」,還有內湖國小師生展現天馬行空的創意,將每件陶藝品都結合了蒜頭的「蒜陶」藝品,以及林厝國小為了籌措畢旅經費,學生自己備料製作油飯、草仔粿與碗粿,一開賣即銷售一空;而現場還加碼推出麥寮復耕的小麥、水林地瓜與大埤酸菜等雲林特色農產品。

林煌智也說,來自全台各地的馬拉松好手齊聚一堂,起跑前的蒜田導覽,讓民眾走進蒜田體驗海味蒜又甜又辣的特殊風味與拔蒜樂趣;鳴槍起跑後,邊跑步邊沐浴在一片綠油油蒜田間,還有最強補給品「黑蒜雞湯」讓跑者補充元氣;晚間近三百人體驗露天辦桌享用海味蒜料理,來自台西的總鋪師丁玫玲道道佳餚更是令人驚豔,味蕾大開;大家紛紛稱讚這麼澎湃、道地的海味辦桌,物超所值,相約明年一定要再來。

林煌智主席表示,特別感謝立委蘇治芬、雲林縣議會蘇俊豪副議長等貴賓到場給予鼓勵與支持,能讓大家都帶著開心的心情賦歸,內心非常激動且感動,透過這次路跑賽事讓更多朋友有機會認識台灣本土蒜頭,也期許明年能繼續辦理第二屆「蒜你厲害馬拉松」,誠摯邀請全國民眾蒞臨享受讓人心曠神怡的田野風光,以及品嘗在地優良農特產品。

圖說: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舉辦「蒜你厲害」海way馬拉松,結合農產品市集、星光廟口辦桌還有蒜田導覽,親子出遊好吃又好玩。(記者陳昭宗拍攝)

 

 

雲林是台灣農產大縣, 許多優質農產品都出自這裡。 居住在海口地區的居民, 為了向大家推廣台灣本土蒜, 這次特別跟當地合作社互相合作, 一起舉辦海線馬拉松。 賽道穿越雲林海線的蒜頭田與大片魚塭, 沿路上的補給站就是用蒜頭燉煮的黑蒜雞湯、 還有水林鄉的台農57號「冰心地瓜」 要讓一起來運動的跑者, 品嘗到在地的好滋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ekNe1EME1I

【台語新聞】青農開發新"蒜"味! 四湖農產市集開張

(王可萱 報導  / 雲林縣)四湖蒜頭青農林煌智這幾年是全新投入推廣海味蒜,大概再一個月今年的蒜頭就要開始來收成,海味蒜今年有分太陽曬的跟機器乾燥的,目前是已經開放預訂,另外為了讓在地的農產讓更多人看到,3月5日也將要來舉辦「蒜你厲害」小農市集,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加。

林煌智除了種蒜頭之外,也積極來開發各種蒜頭產品,最近是研發出新的黑蒜頭麵條,以及小罐裝的糖醋蒜,為了感謝大家的支持,目前他也以這兩項商品來做回饋。另外將要在3月5日來舉辦的「蒜你厲害」(馬拉松),雖然報名是已經額滿,不過當日下午是還有在地農產品的市集,希望可以讓更多人來認識四湖的農產。小農市集,3月5號下午1點半開始就在順天府前面來舉辦,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與。

 

四湖蒜頭青農林煌智這幾年全心投入推廣海味蒜,大概再一個月今年的蒜頭就要開始採收,海味蒜今年有分日曬跟機器烘乾的,目前是已經開放預訂,另外為讓在地的農產被更多人認識,3月5號也將要舉辦「蒜你厲害」小農市集,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加。

https://youtu.be/11ySDTdgj4U

2020裝蒜節 第1屆海口蒜頭推廣

「2020裝蒜節」第1屆海口蒜頭推廣 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舉辦的第一屆海口蒜頭文化推廣活動「2020裝蒜節」,推出親子種蒜體驗,親近土地當一日蒜農,提供蒜香美食品嚐和蒜你厲害手作功夫教學,吸引超過60攤「蒜」攤位,以及70位成人報名「吃蒜」大賽,以及50組親子體驗「種蒜」,以及上千名民眾參加,現場民眾直呼「親子來裝蒜、種蒜好好玩」,也有男士大喊「老婆對不起,以後不裝蒜,薪水都給你」笑翻現場民眾。 我國蒜頭年產量約4.2公噸,但國內大蒜需求量年約6.4萬公噸。因此每年須從國外進口大蒜約2.2萬公噸,今年因疫情造成國際蒜價高漲,又因進口蒜帶土量高,無法通過檢疫,導致進口量銳減。目前檢疫合格的進口蒜頭已陸續到臺灣,蒜價應在中秋節前逐漸恢復穩定。 蒜價高漲,傳統市場零售價甚至衝破每台斤300元,不只餐飲業者叫苦連連,主婦更哀嚎「蒜頭怎麼那麼貴?」雲林縣四湖鄉返鄉青年蒜農林煌智與策展人黃耀寬發起「第一屆雲林裝蒜節」吸引總共上千位親子家庭爆笑「裝蒜」、「吃蒜」與「種蒜」,同時是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執行長的林煌智呼籲:「直接跟蒜農買」。 林煌智強調,四湖為鄰海鄉鎮,海口蒜頭種植期間受「鹹水煙」養成,經歷東北季風數個月強勁吹拂,口感辛辣有層次,道地老饕只吃使用海口蒜頭的料理,本次「裝蒜節」推出各種蒜味料理,更設計受歡迎的DIY體驗,傾囊相授秘方,包含手作蒜頭酒、糖醋蒜,還有白變黑價值翻十倍的黑蒜頭! 「吃到海口蒜、香到回味、辣到流淚」,海口蒜是餐飲業的重要佐料,黃耀寬說明,只要蒜價波動過大,受苦的都是消費者與農民,因此透過活動鄭重疾呼,餐飲業者或民眾可以「直接向蒜農預購」,讓消費者與蒜農免受價格波動之苦。 (20200919)以上新聞由濁水溪廣播FM90.1新聞部採訪報導

來四湖兜風 逛不一樣的蒜你厲害市集

(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 為了推廣海口蒜頭,明天(3/5)下午在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首度舉辦「蒜你厲害」路跑,結合市集活動。活動當天適逢蒜頭採收期,將搭配親子活動,由當地居民做田間導覽,大手牽小手一同認識蒜頭的生長過程。

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執行長林煌智表示,明天下午一點半開始,在四湖順天府廣場舉辦,市集攤位召集了四湖各單位「海味蒜」主題產品: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研發出全台唯一的「黑蒜暖心麵」、當地的林厝國小為了籌措畢旅經費,特別準備了拿手的油飯、草仔粿與碗粿。


▲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林煌智,積極推廣台灣本土蒜。(圖/記者洪佳伶攝)

內湖國小師生的「蒜陶」,每件陶藝品都結合了蒜頭,展現天馬行空的創意,現場還加碼了麥寮的小麥、水林地瓜以及大埤酸菜等等,雲林特色農產品,歡迎大家一起來逛市集。這次主辦單位更提供近40個公益路跑名額給飛沙國中,讓偏鄉的孩子人生第一次體驗路跑活動,16:00開跑。

活動現場還有人氣打卡點,使用當地素材結合蒜頭造型與蚵貝的裝置藝術「蒜寶貝」,夕陽剪影下又有另一種風貌。這件作品是由美術專業的蔡嘉芳,跟台南藝術大學的陳彥蓁,到四湖「專業換宿」的共同創作,非常特別。下午兩點半,再加碼一場蒜田導覽,讓大小朋友們有機會走進蒜田了解蒜頭的生長。


▲人氣打卡點「蒜寶貝」是喜歡手作、體驗生活的年輕人蔡嘉芳(左)與陳彥蓁(右),到四湖「專業換宿」的作品。
(圖/記者洪佳伶攝)

動滋券還沒用嗎? 快拿來報名「蒜你厲害馬拉松」

蒜你厲害馬拉松3月5日將在雲林四湖開跑。(圖由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提供)

蒜你厲害馬拉松3月5日將在雲林四湖開跑。(圖由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提供)

2022/01/10 12:26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雲林少有的海線馬拉松比賽─四湖海味馬拉松3月5日下午2點,自四湖林厝寮開跑,除了21K半馬組;還有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的10K健跑組以及娛樂性超高的5K歡樂組,動滋券還沒用掉的民眾趕快拿來報名,1月10日前完成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元進莊「黑蒜頭烏骨雞湯」(價值799元),共300名。

「蒜你厲害馬拉松」將在3月5日下午2點開跑,沿途會經過全台蒜頭產量第一的四湖蒜頭田、環島海線自行車道、日治時期防風林、台西濱海大片魚塭,讓你不用去外海,就可以近距離看到蚵田,還有一路上想拍就有的風車美景。

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表示,參賽禮除有吸濕排汗運動衣、雲林在地生產特厚長版運動毛巾,還有獨家特製—防風防曬脖圍。完賽禮則是特製的「黑蒜暖心麵」和超有紀念性的雷刻木雕獎牌。

為了徹底貫徹雲林海口人的海派熱情,補給站也準備了許多好料,讓大家吃了再上:有其他賽事吃不到的黑蒜雞湯、水林杰樂番薯園的台農57號「冰心地瓜」等等,美食陸續募集中。

四湖鄉有一位青農林煌智,將在3月5日下午第一次舉辦「蒜你厲害馬拉松」,只要在1月10日前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價值799的蒜頭烏骨雞,而且報名後還有豐富參賽禮品,報名最後截止日是1月25日,歡迎鄉親踴躍報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MqnnHuR2DI

大蒜飆天價!雲林「裝蒜節」半斤50 民眾狂搶

近期蒜頭價格驚人,是討論度最高的農產品之一,產地價一公斤飆到360元,市場零售價一台斤也要240元,雲林四壺鄉,19號上午舉辦首屆"裝蒜節",民眾能用50元,就把半斤蒜頭帶回家,不過只限量300份,為了搶便宜不少人是攜家帶眷一早就來排隊。

早鳥報名有驚喜 四湖蒜頭主題馬拉松「蒜你厲害」3/5開跑

2022.01.07 記者 丁桂慈 報導

四湖鄉有一位青農林煌智,將在3月5日下午第一次舉辦「蒜你厲害馬拉松」,只要在1月10日前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價值799的蒜頭烏骨雞,而且報名後還有豐富參賽禮品,報名最後截止日是1月25日,歡迎鄉親踴躍報名!

▲四湖鄉在3月5日舉辦「蒜你厲害馬拉松」,在1月10日前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價值799的蒜頭烏骨雞,報名截止日是1月25號。圖/林煌智 提供

充滿人情味的預告,宣告四湖鄉在3月5日舉辦「蒜你厲害馬拉松」,本次活動是由四湖鄉青農林煌智舉辦,他希望透過活動讓大家回鄉參與並且促進都市與鄉村交流,馬拉松分三組,分別是5K、10K及21K。

報名10K及21K的朋友,完成比賽會在獎牌上刻上記錄,在1月10日之前報名的民眾,就有機會來得到價值799的蒜頭烏骨雞,還有周邊的豐富參賽禮品,完成比賽還能拿到黑蒜暖心麵。

本次馬拉松比賽,舉辦在下午時間,讓民眾邊跑邊欣賞海邊風景及夕陽,主辦方晚上還有請到台西女總舖師,為活動設計了蒜頭辦桌料理,這是活動另一大亮點。

行銷在地特色農產,讓大家吃到四湖蒜頭的美味,看到四湖海邊美景,報名截止日是1月25號,有興趣鄉親可以來共襄盛舉。

https://m.youtube.com/watch?v=rMqnnHuR2DI

蒜你厲害馬拉松3月5日開跑 邀民眾跑馬拉松看夕陽吃辦桌

蒜你厲害馬拉松3月5日開跑 邀民眾跑馬拉松看夕陽吃辦桌

2022-01-06 13:04:01  記者 洪佳伶/ 雲林報導

(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將於3月5日下午舉辦「2022蒜你厲害海way馬拉松」,享受海岸森林芬多精並欣賞海景夕陽。晚上在順天府廟埕由台西女兒女總舖師丁玫玲來辦桌,嚴選在地食材的功夫菜,體驗鄉下流水席的澎湃吃。執行長林煌智表示,蒜你厲害馬拉松除了精美參賽禮外,於1月10日前完成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元進莊「黑蒜頭烏骨雞湯」,可使用「動滋券」,歡迎來跑馬拉松看夕陽吃辦桌。


▲跑在全台蒜頭產量第一的鄉鎮四湖的蒜田旁。(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主辦單位表示,「蒜你厲害馬拉松」競賽組別為21公里半馬組、10公里健跑組、5公里歡樂組,1月10日前完成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元進莊「黑蒜頭烏骨雞湯」(價值799元),共300名。參賽禮除了吸濕排汗運動衣與雲林在地生產特厚長版運動毛巾,還呼應吃海風長大的「海味蒜」主題,特製防風防曬脖圍。完賽禮再送用黑蒜頭製作的「黑蒜暖心麵」(價值100元)和超有紀念性的雷刻木雕獎牌。早鳥禮、參賽禮、完賽禮絕對值回票價、讓跑者滿手而歸。


▲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將於3月5日下午舉辦「2022蒜你厲害海way馬拉松」,享受海岸森林芬多精並欣賞海景夕陽。(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執行長林煌智指出,「蒜你厲害馬拉松」將在3月5日下午開跑,沿途會經過全台蒜頭產量第一的雲林四湖蒜頭田,台西濱海大片魚塭,環島海線自行車道與日治時期防風林,享受海岸森林芬多精也欣賞海景夕陽。此外,補給站也準備了許多好料,還有其他賽事吃不到的黑蒜雞湯,以及水林杰樂番薯園的台農57號「冰心地瓜」等。晚上接著吃台西女兒「女總舖師丁玫玲」來辦桌,採用在地新鮮食材,道道美食佳餚,帶你體驗流水席的迷人處。


▲「蒜你厲害馬拉松」1月10日前完成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元進莊「黑蒜頭烏骨雞湯」(價值799元)。(圖/記者洪佳伶翻攝)

雲林好行農宴山珍海味mini_Bar市集 北港糖廠1號倉庫開市

雲林好行農宴山珍海味Mini_Bar市集 北港糖廠1號倉庫開市

2021-12-11 13:16:30  記者 洪佳伶/ 雲林報導

(雲林新聞)【記者洪佳伶/雲林報導】由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與雲林縣青心耕耘協會舉辦的110年度雲林縣農再生社區產業創新加值「雲林好行農宴上場成果發表會」,今日在北港糖廠1號倉庫外側迴廊舉辦,近30家雲林在地特色業者齊聚行銷雲林的山珍海味特色商品,現場有DIY種子飾品、咖啡豆烘培等提供民眾體驗。

▲雲林好行農宴山珍海味mini_Bar市集,今日在北港糖廠1號倉庫外側迴廊舉辦。(圖/記者洪佳伶攝)

農業處科長高建平表示,農村社區產業發展持續開發具發展潛力之品牌,聘請業師顧問團提升雲林產業夥伴見學及增能,在業師輔導下聚焦需求共識討論,與產學合作產品開發,輔導產業與異業聯盟合作商品研發創造共同品牌,以區域串聯限定行銷共同銷售,對外推廣優質化「社區生產場域」深度體驗,媒合雲林良品平台強化社區產業之品牌形象,產業價值鏈,提高市場競爭力,擴大與在地組織連結,在地產業扎根成長,增加在地就業與經濟,今年度的產業加值計畫中,拜訪近30家雲林在地特色業者,從了解他們的想法及產業現況,並且尋找資源媒合等等過程中,不斷尋找創新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業者不只是交流,更是互相學習及成長,解決問題。


▲雲林好行農宴山珍海味mini_Bar市集,今日在北港糖廠1號倉庫外側迴廊舉辦。(圖/記者洪佳伶攝)

今日現場市集的特色業者及在地文創攤販包括:華山休閒農業區、雀樂米、來去鄉下吃自己、大埔社區發展協會、吉品生技農場。在地文創攤販:26號菓舖、晶剛雄-線創藝術工坊、小蘋果創藝工作坊、Bling Bling手創、永大養蜂場、珍之情手作、溱情種子手作坊、小鄧手作、喬伊香氛蠟燭、瑋瑋の家、珍的麻糬。同時有在地農產展示區、體驗區以及結合顏思齊開台四百年特展等活動。


▲雲林好行農宴山珍海味mini_Bar市集,今日在北港糖廠1號倉庫外側迴廊舉辦。(圖/記者洪佳伶攝)
 


▲雲林好行農宴山珍海味mini_Bar市集,今日在北港糖廠1號倉庫外側迴廊舉辦。(圖/記者洪佳伶攝)



▲雲林好行農宴山珍海味mini_Bar市集,今日在北港糖廠1號倉庫外側迴廊舉辦。(圖/記者洪佳伶攝)

 

雲林四湖海口蒜頭文化節 海口蒜強勁有味

威傳媒 2021-11-01

【威傳媒記者宋其佳/雲林報導】蒜頭俗稱大蒜,相傳於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中原始而種之!晉代崔豹編寫的《古今注》中有:「蒜,卵蒜也,俗人謂之小蒜。胡國有蒜,十許子共為一株,籜幕裹之,名為胡蒜,尤辛於小蒜,俗人亦呼之為大蒜。」

海口蒜頭文化節料理
海口蒜頭文化節料理

雲林許多鄉鎮都有種植蒜頭,所產出的蒜頭佔了約全台九成的產量,許多欲種蒜頭的種皆來自雲林沿海,特殊的海味風土也讓雲林沿海的蒜頭嗆辣十足!這其中尤以四湖鄉種植面積最大。

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林煌智執行長為協助四湖蒜行銷並提升銷售,於本年度成立台灣海口糧生產合作社,並連續兩年在本處雲林縣農村再生社區產業加值計畫的輔導陪伴下,持續辦理第二屆的「海口蒜頭文化節」在今天由社區長輩活力表演熱鬧開場!

海口蒜頭文化節料理
海口蒜頭文化節料理

結合雲林在地飛雀餐桌的謝宜澂協助開發數道蒜頭創作料理,全餐點皆使用海口蒜製作,海口蒜味道強勁有味,結合雲林在地的菇、花椰菜、小麥及虎尾糖等一起入菜滋味豐富,現場民眾也對於蒜頭的多元應用反應熱烈!其中以黑蒜頭、鮮奶油及少許鹽巴製成的黑蒜醬更浮起「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的景象!

中餐則邀請海線女總鋪師丁玫玲老師則用傳統大菜融入在地海味蒜、麥寮月光下小麥、二崙吉品杏鮑菇、社區與縣內不同社區產業串連,邀請社區關懷據點長者們共同享用,共同為今天的活動帶來豐富人情味。

海口蒜頭文化節料理

林厝寮社區志工也細心引導民眾體驗「糖醋蒜DIY」與「蒜味吐司」,在天涼時節讓大人小孩共同享用具有豐富營養增加抵抗力的海味蒜料理。現場並販賣相關產品及本季節才有的靚蒜,的靚蒜增加了新的包裝,引起搶購熱潮,目前僅剩10餘串,有興趣的朋友們可洽 @來去鄉下吃自己及 @耕雲BAR粉絲專頁

 

社區推廣海口蒜頭 特辦第一屆「裝蒜節」

為了要將雲林海口蒜頭,特別的口感以及優質的品質來發揚給更多人知道,四湖鄉林厝寮永續發展協會,在9月19號,將要舉辦第一屆的推廣蒜頭的裝蒜節,活動當日有各種DIY活動,還有總共60攤的攤位來現場擺攤,以及各種的精彩表演,邀請大家一起來響應這項特別的裝蒜節活動。

北漂青年的“海口蒜”拚搏|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台灣真善美】

【台灣真善美】991-2 雲林是台灣最大的蒜頭產地,每五顆國產蒜中,就有一顆來自四湖鄉。這種生長在海邊的海口蒜,為了抵抗海風,結球特別堅實,也更加的嗆辣,但過去知名度不高,北漂青年林煌智為了打破市場長期被盤商壟斷的局面,於是帶著太太返鄉,從零開始當起了蒜農,不僅成立合作社,另闢通路要為海口蒜搏生機,開發出黑蒜麵、糖醋蒜等產品,努力提升海口蒜的價值。

#台灣真善美 #產銷履歷 #農產品 #返鄉青年 #海口蒜

✦台灣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

受訪者:林煌智 電話:0937-046-604

地址:雲林縣四湖鄉林厝村中華路40之1號

✧店家資訊,依店家實際狀況為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Ay2iReHtc

《請問 今晚住誰家》竇智孔、黃鐙輝、是元介繼續雲林走透透,尋找願意提供打工的”乾爹”?!學習千年古法黑餳麥芽大開眼界!小時吃的麥芽糖原來這麼”厚工”?!協助採收製作黑蒜,新鮮蒜頭香辣夠勁、黑金蒜吃出健康!三人目標其實鎖定蒜味爆滿的吐司,滋味簡直”蒜”到噴火!號稱蔬菜牛排的洋菇耙土過程環境嚴重缺氧,竇哥竟想放棄乾爹直接落跑?!乾煎洋菇香氣十足,享受爆汁讓輝哥尖叫不停?!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東森超視33頻道週一至週四晚間10點「請問今晚住誰家」!

主持群:竇智孔、黃鐙輝、是元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ZiOd6JNLo

台灣正宗海口蒜 TAIWAN 368 ESG

 

拜訪雲林縣四湖鄉林厝寮北漂青農林煌智 每五顆國產蒜就有一顆海口蒜 如何分辨市面上充斥著偽裝雲林蒜頭的進口蒜 盤商收購價與市價的差異?

來去鄉下吃自己: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ongstay

台灣海口農量生產合作社:https://haiko.tw

拍攝:SAMSUNG Galaxy S22 Ultra 攝影:GOPRO HERO11 BLACK 攝影:insta360 one x2 空拍:DJI Mini 3 Pro

#台語 #白牌機車 #YAMAHA BWS#機車旅行 #巧克力胎 #空拍 #台灣368 #ESG #海口蒜 #海味蒜 #北漂青農 #林厝寮 #蒜頭 #雲林縣 #四湖鄉 #慣行農法 #自然農法 #洋蔥 #盤商 #寡佔 #蒜農 #風頭水尾 #機械化 #地層下陷 #來去鄉下吃自己 #理事主席 #台灣海口農量生產合作社 #照服員 #永續發展協會 #亮雲科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fbclid=IwAR3uzL6QfKLpFCgV0-RzqHVecEEASwk-D9k6a3cymAg90pr9ziboYTXJ728&v=VSZ5-kE02z0&feature=youtu.be

海口青年拯救海味蒜!林煌智當蒜農組合作社,打破寡佔市場,大推「長鬍鬚的蒜頭」

上下游記者 楊語芸 ·愛地方·

又是蒜頭上市季節,大家聽過海味蒜嗎?種在雲林四湖「風頭水尾」處,蒜頭為抗逆境而長得更粗壯結實、更有滋味,每五顆國產蒜就有一顆海味蒜,但消費者鮮少聽聞它的大名;蒜頭常年高價,盤商個個開賓士,蒜農卻只能騎破摩托車;蒜頭種植及採收需要大量人力,機械化卻困難重重。海味蒜嗆辣,吃來會讓人流淚;不過蒜農愈種愈辛酸,個個欲哭無淚。

為了挽救家鄉,返鄉青年林煌智下田當蒜農。他還組織合作社,開創不一樣的通路。期間面臨無數困難,他以「臥薪嘗膽」來自惕。海口人拯救海味蒜的故事,請搭配香腸一起閱讀。

林煌智成立蒜頭合作社,當農夫救家鄉。(攝影/楊語芸)

想幫家鄉作點事 蒜農「一語點醒夢中人」

林煌智早在 15 歲就北上唸書,學成後留在台北作生意,生活的忙碌與返鄉的次數成反比。難得回家一趟,他卻發現夜裡常聽到救護車鳴笛;村頭庄尾一定有人在搭棚子(鄉下傳統的治喪習俗);去年還看到的叔公、阿伯,今年已經不在了。本想在台北打拚、退休後返鄉,但林煌智自問:「如果家鄉被自然滅村,退休再回來有什麼意義?」

抱著想要為家鄉做點事的初心,同時也倦於台北的壓力,林煌智說服太太一起搬回四湖。鄉下生活開銷低,他每天四處閒晃、找親戚泡茶聊天,有天在廟口被某位阿伯問道:「你是學行銷的,為什麼不幫幫我們蒜農?」

林煌智被問得一頭霧水,在他的印象中,蒜頭價格好,從未聽過崩盤,蒜農需要什麼幫助?阿伯指了指身邊快要解體的摩托車,「販仔(huàn-á,指盤商)都是開賓士,你覺得錢被誰賺走了?」這話讓他驚覺,在家鄉的自己多麼「不接地氣」。

蒜頭市場被寡佔 集資闢通路也無法解決困境

他深入瞭解才知道,蒜頭產業長期被盤商壟斷,既沒有分級標準,價格也是他們說了算。每到蒜頭產季,盤商就會放出消息,用「幾百個貨櫃的蒜頭要進口了」的說詞來壓低台灣蒜價。而且盤商間有價格天花板的共識,農民則像散沙,「他們招數很多,而且掌握各大通路,根本是『穩贏』的」,林煌智道出蒜農的無奈。

既然知道問題的癥結,林煌智便想找金主募資收購蒜頭,給農民較好的價格。「一問才知道,要當蒜頭盤商,五千萬只能買到入場券,想要呼風喚雨、改變遊戲規則,非得有十億元現鈔來周轉」,他親見大盤商用布袋裝現金,帶著點鈔機來產地收購蒜頭。有外人想入行會被「關心」,大盤商還會警告通路不准跟他們進貨,市場完全被寡佔。

更重要的是,林煌智就算能夠集資對抗盤商、另闢通路,但開公司就要賺錢、要對股東負責,利益無法回到農民身上,做得再成功,至多也是成為另一個大盤商。「農民的困境沒能解決,年輕人就回不來,這完全違背我返鄉的初衷。」

蒜頭種植及採收多耗人工,需要儘快機械化。(圖片提供/林煌智)

成為農民 取得蒜農的信任

林煌智是象棋高手,象棋講究看、算、斷,「凡事要先看懂局,再來思考相應的策略,如果盤面不容許進攻,再積極也沒有用」,他思前想後,並與其他夥伴討論,覺得合作社是唯一解方。

不過台灣農民一向單打獨鬥,林煌智花了許多時間與農民溝通合作社「風險分擔、利益共享」的理念,他們仍然無法接受。林煌智分析,過去他不曾務農,「農民如何信任我」,若想要一步步拆解農民的困局,就必須深入瞭解他們的處境。剛好父親有一塊荒廢的農地,他發下豪語,要拿鋤頭當農夫,讓家人大吃一驚。

雖然身處農村,林家不曾有人務農,下田真的不是件單靠毅力就能完成的工作,瘦小的林煌智種田只能用「險象環生」來形容。破皮撞傷、全身痠痛都算小事,有次在田裡摔倒,整桶農藥全倒在他身上,還好沒有中毒。面對艱難的環境,海口囝仔打死不退,他跟著蒜農一步步學工夫,慢慢也變得像個「圈內人」,說著「行內話」,例如跳溝仔(thiàu kau-á)是培土,火犁仔(hué-lê-á)是耕耘機。幾年下來,願意改變的夥伴愈來愈多,合作社目前有 30 位社員,林煌智用集體的力量,改變蒜農人生。

海味蒜個頭結實、滋味嗆辣,吃過都說讚!(圖片提供/林煌智)

轉型機械化不易 困難一一來解決

蒜頭種植與採收需大量人力,缺工問題嚴重,蒜頭產業必須全面機械化。

不過蒜頭種植的 200 天中,僅有頭尾用到機械,農民不太可能花高價採買利用率低的機械,廠商就沒有開發的動機。再者,蒜頭種植因地制宜,依照土壤的保水性,從一畦種兩行到一畦四行都有,機械如何設計?更重要的是,台灣蒜頭之所以好吃,是因為農民等到蒜葉枯萎到只剩下三、四片黃葉再採收,但「在欉黃」的蒜頭容易倒伏,機採不易。

為了突破種種困境,林煌智用自己的農田來實驗,全力配合台南農改場的機械專家,希望好用又便宜的機器趕快問世。過去,農民 8 月要種蒜,6 月就得開始剝蒜種,林煌智用合作社的經費買來國外的機器,一部機器可以抵 100 個人力,「現在只要種蒜前一天把蒜球交給合作社就可以」,貼心的服務也讓蒜農更明白合作社的善意。

合作社也協助蒜農申請產銷履歷,對於拿筆遠比拿鋤頭更困難的老農來說,真是天大福音。不過合作社目前沒有經費可以僱用人力,一切都靠林煌智,「走在比較前面的人就是要多付出一些」。

以往種蒜頭前要先剝蒜頭,耗費許多人力。(圖片提供/林煌智)

突破盤商壟斷困局 建立蒜頭分級標準

在蒜頭多被盤商收購的市況下,林煌智試圖打開直購的通路。他盤算著,如果成立一個萬人 line 群組,一個帳號代表一個家庭,每個家庭只要一年買 20 斤的蒜頭,他就可以賣掉 20 萬斤。不過一萬人帳號不易,一個家庭一年也吃不了 20 斤的蒜頭,更讓他灰心的是,這樣連林厝村的蒜頭都賣不完,遑論四湖鄉、甚至整個雲林!

「直接賣給消費者利潤雖然高,但數量終究有限」,林煌智也發現,農民習慣與盤商交易,一次拿回一大筆現金。摸著石頭過河,林煌智判斷,與中端業者契作才能突圍,像是大型餐廳或是市場菜攤,「一個菜攤一年賣 5 千到 1 萬斤蒜頭不是問題」。

既然要面對市場,林煌智認為應該建立品質標準,才不會讓有話語權的人以「品質不佳」來壓低價格。他希望依照蒜球品質分為 ABC 三級,價格依級別有明顯差異,由合作社媒合業者和農民契作,業者可以拿到正港台灣蒜頭,農民也可以獲得更好的價格。

蒜頭要曬乾才能保存長久(攝影/楊語芸)

蒜頭要買「長鬍鬚的」 端午節前買少少

林煌智提到,蒜頭採收後需日曬 45 天才能長期保存,3 月到端午節間上市的蒜頭僅把表皮曬乾而已,他建議這段時間買兩個星期能吃完的蒜頭量就好。

比起鮮採,曬乾的蒜頭重量少了 35%,價格會比較貴,不過儲放時間也比較久。另外,日曬的蒜頭有種「日頭的香氣」,許多老饕會指名購買。如果要作藥膳,中醫也會建議買日曬蒜頭。林煌智補充,乾燥的蒜頭久放後還是會發芽,然而機器熱烘的蒜頭受熱平均,發芽的時間會比日曬蒜頭更晚。合作社販售的日曬蒜頭比較貴,但盤商反而給熱烘蒜頭較高的收購價。

另外林煌智也建議大家指名購買「長鬍鬚的蒜頭」。台灣蒜深受消費者喜歡,但價格比較昂貴,盤商常混入進口蒜壓低成本,並假裝是台灣蒜來販售。為了「偽裝」成功,他們要求蒜農必須把蒜根都剪乾淨(進口蒜都不會帶土、帶根),還佯稱「消費者不愛髒髒的蒜頭」。

其實帶根的蒜頭保存期更長,農民也能省一道工序,盤商顛倒的黑白需要消費者來扶正。林煌智認為,如果消費者堅持買帶根蒜頭,菜攤就會要求盤商供應,盤商只好請農民保留根鬚,這才能讓台灣蒜頭產業愈來愈健全。

林煌智建議消費者指名購買長「鬍鬚」的蒜頭,杜絕進口蒜頭混充台灣蒜。(圖片提供/林煌智)

活絡地方必須用原來的產業

海口農糧生產合作社除了出售蒜頭,也製作各種蒜頭加工品,提高農作物的價格,慢慢打響海味蒜的名聲。蒜頭之後,林煌智未來打算解決花生和硬質玉米等糧食的問題。他認為地方創生不是空降外來的價值,而是升級原有的產業來活絡地方,讓年輕人願意返鄉。

回顧五年前的初心,林煌智坦言滅村的危機還在,但先行者不能裹足不前。他土生土長,擁有在地優勢,家人又給予全面的支持,「我只能自己先做,如果成功帶動就是賺到;如果不成功,至少我也努力過」。記者進一步詢問,從目前的局看來是否成功?他謙稱「還在努力中,還有機會⋯⋯」但笑容中卻充滿得意。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84671/?fbclid=IwAR1mRnziejRNGvSN7-pDnGQ-412d-423Vlx-LH6erNxuMiBzWd0lFlmNxog